米乐M6 米乐M6官方网站米乐M6 米乐M6官方网站在故乡,有一句俗话,说只有男人会被剩下,女人不会被剩下。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女人,都能找到婆家。
至于那些被剩下的男人,就成了所谓的光棍,村人多称呼其是“打光棍”——呃,这个词,貌似还有点形象和生动。
打光棍,往往被视为是一个男人最彻底的失败。小时候,我母亲常常告诫我说:要好好读书,不然将来你就娶不上媳妇,要打光棍的。
我那时颇不以为然,便对母亲说,打光棍也挺好啊。父亲在一旁则会有些“嗔怒”地说: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对吧?
好吧,在故乡的价值体系中,如果一个男人一辈子连个媳妇也没混上,自然是沦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会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连小孩子都能取笑他们,年轻的媳妇们甚至会绕道走。
光棍虽然有很多,但每一个光棍成为光棍的原因又是不同的。当然,也只有年过35,尚未娶过媳妇的,才能叫光棍。
在光棍群体中,因残疾问题的要占比达一多半以上,这其中有侏儒、有手脚残疾、有智力缺陷、有聋哑等等。这些男人,在农村的婚恋市场中,自然是属于“剩余物”群体,没有哪个媒人愿意去帮他们张罗婚事。
当然,如果家中财力富裕,也足以支撑他们可以娶上一门亲事,就像张爱玲笔下的《怨女》一样。
是的,一个男人财力的多少,往往决定了在择偶中话语权的大小,不仅决定了一个男人是否能娶上媳妇,也往往能决定娶到的女人是否年轻和漂亮、所带过来嫁妆的轻重等等。
哦,在故土乡村,爱情是缺失的。有婚姻,有交易,很少有爱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是,在当下,貌似也如此。
还有一些男人,是因为在适婚的年龄,因为家贫,盖不起房子或拿不出彩礼,而在婚恋市场中失去了择偶权,而且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寻回来。
对于农村的男人而言,娶媳妇是有时间窗口期的,一般都是在20-30岁,超过30岁,也就要被边缘化了,就像是一条逐渐下行的抛物线。
除非这个男人后来能够通过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而积攒出更多的财富,然后才有媒人愿意上门,否则就要很大概率上成为光棍了。
而且,一旦迈进了光棍的行列,他们也大多开始自暴自弃起来,喝酒、赌钱或是和那些不三不四的男女来往、成为了村人话语中所谓的“不正干”的二流子。
最后还有一种光棍,是原因不明的,尤其是那些理应能娶得上媳妇的,但最后却主动选择了做光棍。
对于这样的人,村人大多表示不理解,最后只好归咎于这人跟正常人想法不一样。
比如,村上有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专师范生,是在镇上中学做老师的,这样的男人,在故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无疑是婚恋市场中的“抢手货”,但这人却终生未娶。
听说,是他当年在中专读师范时候,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恋爱。后来,那个女方毕业后去了异国他乡,而他因为种种原因,回到了家乡任教。
在故乡,男女的婚恋市场,就跟股市一样,也总是波动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女方市场,很多光棍就是那个时候留下了的。
最近几年,听说,又回到了女方市场。农村又有好多小伙子娶不上媳妇的,至于娶媳妇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了。